陕西旬阳农村商业银行转型跨越发展

 

倾力民生金融  支农助企唱赞歌

——记陕西旬阳农村商业银行转型跨越发展

    长江的最大支流,三千里汉江水,在陕西流经秦岭与大巴山之间,孕育出一块清新秀美、物阜民丰的富庶之地——旬阳。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汉江水与旬河的交汇相融,赋予了旬阳人民“和谐、实干、创新”的时代精神,潜在地推动了新时代旬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旬阳地方金融这个舞台上,就长期活跃着一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她,就是锐意改革、阔步转型的现代化商业银行--陕西旬阳农村商业银行行。 
    2013年10月30日,旬阳农商行正式挂牌开业,标志着历经60多年发展历史的旬阳农信社正式脱胎换骨、化茧成蝶,实现了从农信社到农商行的华丽转变。在当天隆重简约的开业仪式上,旬阳农商行向旬阳县个体私营企业慈善协会捐款10万元,赢得了现场人员的阵阵掌声。


    旬阳农商行于2013年2月28日获得银监会批准筹建,2013年6月18日成功召开了创立暨第一届股东大会,2013年10月21日获得陕西银监局批准开业。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旬阳农商行更好地建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标准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如今,农商行由辖内2007名自然人、企业法人和自愿入股职工组成,下辖16个支行、21个分理处,在职员工328人。截至2013年10月底,存、贷款余额达到52.2亿元和36.9亿元,占县域市场份额的58%和65%,发挥着重要生力军的作用,为旬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信用社广泛普及,其职能始终是服务农民,经过60多年发展历程,从服务农民到服务农业、服务农村,“三农”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的根基。在改革发展的60年激情岁月里,同全国农村信用社一样,旬阳农信社也经历着不断适应市场规律、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同时也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在创新工作模式,拓宽发展空间;建立支农“三项制度”,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创新绩效考核、增强发展活力;强化履职管理、促进稳健发展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支农、富民、兴行的新路子,被陕西省联社总结为“旬阳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借鉴。并先后获得“经营业绩全省十强标兵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支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当辉煌的过去镌刻为美好的回忆,沐浴着十八大的春风,创新中的旬阳农商行坚持在服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开启了新的征程。但“更名不更基、改制不改向”是旬阳农商行人不变的承诺,更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从农信社到农商行,惠农利企之道不曾改变。肩负情系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使命,面对抢抓新机遇、谋求新跨越、建设新旬阳的共同目标,以服务城乡、共建和谐为服务宗旨,旬阳农商行全面投身地方经济建设,着力打造“产权明晰、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特色鲜明、服务效益和资产质量优良”的现代银行和“农民朋友的贴心银行、社区居民的亲情银行、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品质,旬阳农商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打造民生金融,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适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通过对农户评等、定级、发贷款手册,实行一户一册,贷款余额核定,分期使用,随到随办的小额农贷管理办法,破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通过推行惠农资金“一折通”兑付模式,让资金可以安全、及时、高效、快捷地兑付到农民手中;通过推出“银行卡+POS机”助农取款新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民取款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农户评级授信制度、农户授信通知制度和农户贷款公示制度,真正让农民明白借贷、方便借贷。
    在全力服务好“三农”的同时,旬阳农商行认真研究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坚持“两手抓”,对小微企业从评级授信到人才倾斜、硬件投入等方面始终做到最好,最优,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专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信贷制度和流程,并通过成立贷款营销“三大中心”,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一厅式、一站式、一揽子”信贷服务。如今,旬阳农商行的中心贷款业务、储蓄网点存款业务和代理业务较前大幅增长,特别是授信范围和贷款投放量翻了一番,实现银企双赢,开启了地方银行发展的又一个崭新时代。

 

    昨天,旬阳农信社克难奋进,锐意进取,走过了日新月异不断开拓的六十载春秋。今天,旬阳农商行转型发展,追求卓越,以服务铸品牌,以信誉赢客户,用坚定的信念撑起了秦巴大地一个响亮的金融品牌,促进了旬阳地方经济社会的蓬勃兴旺;冀盼未来,旬阳农商行将沐浴着十八大的春风,与时俱进,奋力崛起,为旬阳金融事业谱写更加华彩绚丽的新篇章!